【通識改革】新冠肺炎疫情雖屬「新近發展事件」可用世衞資料 當局強調教學基於客觀事實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2/10 22:46

最後更新: 2021/02/10 23:17

分享:

分享:

距離高中通識科改革實施尚有半年,教育局今日(10日)舉行首場針對該科改動的學校簡介會。(資料圖片)

高中通識科改革目標9月實施,距離開學尚有約半年,學界對教學仍有許多疑問未解。教育局代表在今日(10日)的學校簡介會上稱,屬「新近發展」的新冠肺炎議題,可採用世衞公布的可靠資料教學,但對於如有學生問到新冠疫情「吹哨人」李文亮醫生為何被訓誡,有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成員稱,希望學生看事情「唔係淨係睇一個點,係睇哂成條綫」。

有通識科教師問到,新科課堂可否教新冠肺炎議題,教育局代表回應指,「好多當代議題都係新近發展,好難一刀切話呢個教得呢個唔教得」,強調原則是基於客觀的事實與知識,但教師可採用世衞公布的「可信可靠」資料教學,惟同一議題如牽涉某種疫苗或哪種抗疫方式最有效,則「未必咁恰當俾學生討論」。

會上有教師問到如有學生問到李文亮醫生為何會被訓誡、新冠肺炎是否在武漢爆發,該如何回應,重新冠名科目委員會成員之一、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首席講師霍偉棟指,中國在李文亮事件後高度重視疫情,「希望學生睇件事情,唔係淨係睇一個點,係睇哂成條綫」,而世衞總結病毒不是來自武漢實驗室,「連世衞都要一年後先可以做到結論」,強調要教學生看「整件事情經過」、以數據說出真相。至於課堂可否進行有立場的評論,當局未有正面回應,僅稱視乎事件性質,難以一概而論,

另一委員、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副校長楊映輝表示,委員會認為應順序教授香港、中國及當代世界的3個學習主題,因為要透過前面的主題建構知識,才可以教下個主題,舉例如在教授主題3的「資詢素養」,如未學主題1的「法治」,可能會有差異。

此外,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(通識教育)林思嫺在會上稱,課程監察包括課程探訪及視學,如新教科書未及送審,教師在新學年可參考去年經「專業諮詢服務」的通識「教科書」選取新舊課程重疊的相關內容。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馮琪雅